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孙博洋)“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会展迅猛恢复,呈现出一派令人欢欣鼓舞的繁忙景象,会展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焕发出巨大生机和动能,会展服务国民经济和产业升级的价值功能得以全面彰显。”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在第十二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上表示。 5月10日,第十二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在京举行。据了解,今年以来,各个会展城市、会展场馆都“动”了起来,纷纷出台会展扶持政策,加大城市、场馆的招展引会力度,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展会落地。 会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原会长张志刚表示,投资中国就是布局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中国的会展业将会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在发言中表示,今年上半年举办的两场国家级展会——广交会和消博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拉动经济,特别是推动外贸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好地诠释了会展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示范作用。期待未来以展洽会为平台,会展业各方主体能够在未来供需融合中创新更多的机制模式,共同打造联动会展、产业链、供应链的理想价值平台,助力中国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顺义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蓬勃表示,顺义区正在积极开展新国展二三期建设工作,加快打造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新国展二三期项目对加快北京会展业创新发展、提升北京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主办方新展国际传媒总裁赵伟表示,会展业是服务行业,其根本价值在于做好服务。会展人不仅要服务好客户,也要服务好产业发展,更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杭州市商务局会展处处长、市发展会展业服务中心主任邵玲玲表示,近年来,杭州会展业立足自身的特点,坚持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的道路,着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紧抓后峰会、前亚运的红利,会展业呈现欣欣向荣、量质齐升的态势。 在会上发布的《2022年全国办展情况分析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办展力量已经形成民营企业、商协会和政府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民营企业与商协会办展数量基本持平,民营企业略胜一筹,政府办展数量仅次于前两者,位列第三,已经成为我国会展业的重要力量。 而在会上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国会展场馆调研报告》中显示,2022年全国可供使用的展览场馆达301座(仅统计室内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的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为1345.98万平方米,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其中,全国有39个城市展览场馆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编辑:叶攀】
shanghaiershoufangshichangyezaizhengceshishihouquyupingjing,shanghailianjiayanjiuyuanjiankongshujuxianshi,2022nianquannian,shanghaishigongchengjiaoershoufang16wantao,weijin5nianzuidi。上(shang)海(hai)二(er)手(shou)房(fang)市(shi)场(chang)也(ye)在(zai)政(zheng)策(ce)实(shi)施(shi)后(hou)趋(qu)于(yu)平(ping)静(jing),(,)上(shang)海(hai)链(lian)家(jia)研(yan)究(jiu)院(yuan)监(jian)控(kong)数(shu)据(ju)显(xian)示(shi),(,)2(2)02(2)2(2)年(nian)全(quan)年(nian),(,)上(shang)海(hai)市(shi)共(gong)成(cheng)交(jiao)二(er)手(shou)房(fang)1(1)6(6)万(wan)套(tao),(,)为(wei)近(jin)5(5)年(nian)最(zui)低(di)。(。)
海关总署:自6月20日起恢复台湾地区番荔枝输入大陆
但目前,业内对高校应急人才培养的内涵、要培养什么人才,并未形成共识。今年,《中国应急管理》联合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学者探讨“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应急管理学科体系”,提到应急管理人才体系大致分为三类: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救援、风险普查的一线操作人员,能运用恰当的技术和工具、对应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建模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和决策指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