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5月20日电(记者杨伏山)作为两岸同胞融合发展鲜活缩影的厦门,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同时,亦让台胞深深感受到在厦门就业、创业、生活有‘家’的温馨氛围,促进厦台深度融合、就业畅行。 20日,作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的“第十八届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率先举行,吸引厦门市及温州约60家用人单位、10家台青双创基地、5家政策咨询机构以及来自两岸260余名台湾专业人才参与。 作为大陆两岸交流最活跃、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厦门发挥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创造条件,帮助台湾青年参与到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与台湾同胞共享高质量发展机遇,为两岸交流注入活力。 本次对接会推出丰富多样、创新务实的交流对接及各类配套活动,涵盖惠台引才政策宣讲、在厦台湾人才代表分享就业生活经验、聘用台湾特聘专家(专才)、实习见习及就创业对接、重点产业观摩、大陆就业创业适应性培训等,引导、鼓励和支持有志到大陆发展的台湾人才和有意前来大陆企业实习、见习的台籍学生登陆追梦、筑梦、圆梦。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赖祖辉在会上向台湾人才介绍了厦门区位优势及事业发展前景等。他说,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站”,率先构筑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伴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布局调整,厦门光电通信、金融证券、网络信息、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教育培训等行业因产业升级所需,对台湾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天,众多知名企事业单位到会揽才,平均薪资逾万元。 为促进带动更多台青来厦实习就业创业,主办方邀请10家台青双创基地参与对接,吸引不少台湾青年的目光。此外,对接会还特邀多家机构到场提供“一对一”咨询解答服务。 伴随大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近年来,不少台湾青年看好大陆广阔市场和产业发展前景,登陆发展意愿强劲。 厦门因应这一需求,坚持“先行先试”,对台湾人才扶持力度保持领先,惠台人才政策实现对台湾高端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创业青年、毕业生等的全覆盖。 对接会上,厦门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介绍了该市有关就业创业的惠台政策和支持、服务举措。如入选台湾特聘专家、特聘专才及金融人才的,分别给予累计最高150万元、60万元及40万元的生活补贴;获高层次人才类型确认的,可购买面积最高20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或享受最高1000万元人才购房、租房补贴,还可享受人才子女就学、医疗保健、个税奖励等优惠;获采认的台湾技能人才,可享受厦门技能人才同等的奖补待遇;对在厦创业的台湾青年,给予最高1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及最长3年创业场所租金补贴。 此外,厦门市在台湾人才职称认定试点工作中也获得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已对88名在卫生和工程领域的台湾人才予以认定;并在工程、经济、卫生、农业、艺术等5等五个行业开展对台职称评审工作,共有276名台湾地区人才获评职称。 对接会还专门举办厦门市第九批台湾特聘专家(专才)颁证仪式,此批共有70位台湾人才入选。自2013年率先实施全国首个台湾特聘专家专才评选制度以来,已成功引进聚集了不少台湾高层次人才,至今累计610名台湾地区人才入选台湾特聘专家专才。 本次对接会由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市人社局主办,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等机构承办。(完)【编辑:钱姣姣】
xibanya《shijiebao》wangzhanguanzhudao,xijinpingzhuxiyuzeliansijizongtongjinxingdianhuajiaotanqian,“zhongguolingdaorenyijingtongsuoyouyuzhechangchongtuxiangguandezhuyaocanyuzhejiaohuanleyijian”。西(xi)班(ban)牙(ya)《(《)世(shi)界(jie)报(bao)》(》)网(wang)站(zhan)关(guan)注(zhu)到(dao),(,)习(xi)近(jin)平(ping)主(zhu)席(xi)与(yu)泽(ze)连(lian)斯(si)基(ji)总(zong)统(tong)进(jin)行(xing)电(dian)话(hua)交(jiao)谈(tan)前(qian),(,)“(“)中(zhong)国(guo)领(ling)导(dao)人(ren)已(yi)经(jing)同(tong)所(suo)有(you)与(yu)这(zhe)场(chang)冲(chong)突(tu)相(xiang)关(guan)的(de)主(zhu)要(yao)参(can)与(yu)者(zhe)交(jiao)换(huan)了(le)意(yi)见(jian)”(”)。(。)
小米回应被印度没收48亿元
新余市人社局网站6月16日消息提到,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近日,市人社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辖区7所技工学校(含江西冶金技师学院)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联合大检查,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